同姓是緣分,同奮斗才是青春 |
|
|
|
在樂平項目部,三位同姓“梁”的00后青年組成了一支特別的“梁家軍”。他們雖然年紀相仿、姓氏相同,卻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綻放著獨特光彩。 梁啟鑫:技術質量部的“老大哥” 技術質量部的梁啟鑫是團隊里的“技術擔當”,五年工齡讓他成為年輕同事信賴的“梁哥”。 “梁哥,這個數據怎么核對?”“梁哥,這個設備的參數是不是有問題?”在技術質量部,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。別看梁啟鑫年紀輕輕,但他已經是這里名副其實的“老大哥”了。雖然只有23歲,可他的工作年限卻已有五年之久。許多比他年紀大的同事,工齡都比不過他,因此大家也都心甘情愿地叫他一聲“梁哥”。 梁啟鑫2020年參加工作,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,一步步成長為技術質量部的核心力量。他總是隨身攜帶著一本厚厚的筆記本,里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技術參數、設備型號和施工要點。每次遇到問題,他都會第一時間翻開筆記本查找解決方案,而那些復雜的公式和數據,他早已爛熟于心。 在抬田工程的一次現場質檢中,梁啟鑫發現部分新填筑的土方因排水不暢出現不均勻沉降。他迅速組織團隊排查并制定解決方案:重新壓實沉降區域,優化排水系統。經過連續幾天的奮戰,問題得到解決,場地恢復平整,工程順利推進。 “技術質量部的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,每一個數據、每一個細節都關系到項目的成敗。”梁啟鑫常常這樣提醒自己和同事們。他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扎實的專業知識,讓他成為了技術質量部的中流砥柱,也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。 梁紅宇:多面手的“文藝青年” 綜合管理部的梁紅宇是公認的“才女”,既能妙筆生花又能執筆作畫。 “小梁,你又在寫稿子呢?”“是啊,剛寫完一篇項目部的五一勞動節活動報道,準備發給分局。”在綜合管理部,梁紅宇的辦公桌上總是堆滿了各種文件和資料。這位2023年加入公司的“00后”,如今已經成為了項目部的“多面手”。 梁紅宇最初在安環部擔任資料員,負責整理各類安全資料。2024年10月,她被調到綜合管理部,負責文書、工會和宣傳工作。雖然新的工作內容與她大學所學的安全工程專業并不完全對口,但她憑借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,很快就上手了。 宣傳工作對梁紅宇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挑戰。起初,她對寫作并不熟悉,尤其是面對專業性較強的工程報道時,常常感到無從下手。但她沒有退縮,而是利用業余時間閱讀大量新聞報道和優秀文章,向身邊的同事請教寫作技巧,逐漸摸索出自己的方法,找到了自己的寫作節奏。如今,她撰寫的稿件不僅在公司內部刊物上頻繁發表,還多次被行業媒體轉載,為項目部擴大了宣傳效果。 除了寫作,梁紅宇還自學了一項新技能——平板繪畫。她利用平板電腦上的繪圖軟件,通過觸摸筆進行創作,這種便捷的繪畫方式讓她能夠隨時隨地記錄靈感。她的作品風格多樣,既有寫實的項目部風景圖,也有充滿創意的卡通插畫。她用平板繪畫記錄下項目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場景,生動地展現了同事們的精神風貌。項目部的同事們親切地稱她為作家和畫家,而她總是謙虛地笑著說:“我只是喜歡用文字和畫筆記錄我們的故事。” 梁林輝:財務管理部的“細節控” 財務管理部的梁林輝則以“鐵面無私”著稱,每一筆賬目都算得分毫不差。 “這個報銷單的附件還不全,麻煩您補充一下。”“這個費用的分類有誤,需要重新調整。”財務管理部經常傳來這樣的聲音,這位今年4月剛從其他項目部轉過來的“00后”,雖然入職時間不長,但已經在財務管理崗位上展現出了非凡的細致和專業。 梁林輝2023年加入四局,之前一直在其他項目部從事財務工作。今年4月,他被調到樂平項目部,學習分公司模式下的財務管理。面對新的工作環境和業務模式,他沒有絲毫的畏懼,而是迅速進入狀態,認真學習和熟悉各項財務制度和流程。 在日常工作中,梁林輝對于各項報銷工作熟記于心,每一個數字、每一個憑證他都會仔細核對,確保準確無誤。他總是能精準地發現問題,并及時提醒同事們。有一次,一位同事提交的報銷單中有一項費用的分類存在錯誤,梁林輝在審核時一眼就發現了問題,并及時與同事溝通,幫助其糾正了錯誤。同事感慨地說:“小梁真是個‘細節控’,有他在,我們放心。” 梁林輝不僅工作細致,還善于總結和優化工作流程。他發現財務管理部在處理報銷流程時存在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,于是主動提出建議,優化了報銷流程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他的專業能力和敬業精神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。 樂平項目部的“梁家軍”雖然來自不同的部門,從事著不同的工作,但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:年輕、熱情、敬業。他們用青春和汗水為項目部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,成為了項目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這支“梁家軍”用實力證明:00后不是嬌氣的一代,而是敢擔當、能吃苦的新生力量。正如他們所說:“同姓是緣分,同奮斗才是青春。”在熱火朝天的工地上,三位“小梁”正在書寫屬于他們的時代篇章。 從左到右依次為:梁林輝,梁紅宇,梁啟鑫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